2025年5月3日,第五届“护生日”暨“天门鹰飞·土坪鱼洄”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活动在湖南省新化县天门乡拉开帷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生态保护志愿服务联合会名誉会长圣辉长老出席并讲话:
今日,我们相聚在“云上天门,原味土坪”的新化天门乡土坪村文化广场,共同见证第五届“护生日”暨“天门鹰飞·土坪鱼洄”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活动的启动,实在是因缘殊胜、得未曾有。乘此胜缘,我谨向长期以来支持护生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谢意,向刚刚颁发的第八届“护生功德奖”的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更向扎根乡土、默默守护生灵的每一位践行者表示赞叹和敬意!
“众生平等,万物有灵”是古人先贤留给后人的启示。
14年前,我和湖南省生态保护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启候鸟保护工作,带动了35.66万人次参与候鸟等野生动物巡护工作,把“保护4条途径中国的候鸟迁飞通道”的方向指引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举措。
9年前,我有感于一线候鸟守护者巡护艰辛,把我从生活、讲经说法的供养费中节约出来的资金设立了“护生功德奖”支持护生行动。
目前该奖项已经表彰了8届,来自全国各地的80名个人和27支团队获得过奖励,我很高兴地看到这个奖项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的赞扬和肯定,为野保志愿者们送去了一点心意和敬意。
湖南省委原副秘书长、湖南省参事室原党组书记、主任李文才,湖南省政协办公厅原巡视员徐皓明,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原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李跃龙等领导嘉宾为获得第八届“圣辉·护生功德奖”突出贡献个人奖和优秀团队奖的代表们分别颁发奖杯证书及奖金。
5年前,我们在巍巍南岳发起“护生日”行动号召,向社会各界倡导开展护鸟护生、鼓励全民食素等行动。去年,我们又发起科学放生的工作,今年三月全国两会期间,我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关于规范引导民间放生活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获得社会媒体的重视和报道。
前不久的4月20日,我应邀赴福建参加第四届海峡科学放生护生研讨会,与有志于护生放生事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岸同胞,共探“科学放生护生”的时代命题,并放生中华鲟等濒危物种。我们志愿者的每一步脚印,都是对“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躬身践行。
天上飞的候鸟、地上跑的动物、水里游的鱼儿,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片绿叶、每一声鸟鸣,都在诉说着生命共同体的庄严。我们以“护生日”为纽带,不仅是唤醒对自然生灵的敬畏之心,更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课题。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本届获奖代表罗六云居士将在此筹建野生动物救助站。这座救助站不仅是一处生命的避风港,更将成为播撒护生理念的种子站。我们更期望社会各界力量圆成的这一善举,将扶持受伤的鹰隼重飞蓝天,迷途的幼兽重归山林。
护生事业如滴水穿石,贵在恒久精进。我们欣喜地看到,生态廊道重现生机,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为野生动物的“绿色邻居”。这些变化印证了一个道理:当我们以慈悲心对待自然,自然必以丰饶回馈人间。所以唯有珍爱眼前真实的生命,方能抵达永恒的慈悲。 有感于此,怀着深深的感动、我专门慰问了天门乡一位105岁和100岁饱经风霜的两位高寿老人。
放生护生活动期间我更是默默的发愿:一愿大家以法治护生,推动野生动物保护法落地生根,让盗猎、滥伐者无所遁形;二愿大家以科技护生,运用生态监测、卫星追踪等技术手段,为濒危物种编织安全网;三愿大家以教育护生,从孩童抓起,让“尊重生命”的种子在心灵深处发芽。
各位朋友,护生非一人一时之事,乃关涉人类存续、人与自然和谐、文明传承的千秋功业。让我们携手同行,让天门山的鹰飞得更高,土坪溪的鱼游得更欢,让人间净土在每个人的善念中徐徐展开,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征程中。
- 上一篇: 国家宗教事务局致全国佛教界的贺信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