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农历11月17日,正值阿弥陀佛圣诞之日,上海赵朴初研究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特邀三位高僧莅临,他们是广东南华禅寺班首、深圳弘法寺班首及五台山普化寺班首广禅法师,上海市赵朴初研究会执行会长正法法师,以及南华禅寺班首、五台山普化寺永慧法师。当晚,五十位信众齐聚一堂,聆听法师们对净土文化与禅宗文化的深刻解读,并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互动。
出家历程分享 劝诫珍惜佛缘
晚七时,伴随着庄严的梵唱诵声,活动正式启幕。三位法师依次登台,分享了各自学佛与出家的心路历程。
永慧法师自幼受奶奶影响,对出家生活心生向往,成年后如愿披上袈裟,游历各大丛林参学,后专修念佛法门,致力于弘扬净土文化。
广禅法师则自幼对禅修充满兴趣,从初一开始便打坐修行。高中毕业后,他毅然选择出家,先后在南华寺、五台山普化寺等地参禅学习,恢复禅堂规矩,成为禅堂班首。
正法法师与佛的缘分更为深厚,一岁抓阄时便独取佛珠,初中时便因喜爱禅学书籍而被称为“和尚”。受家中奶奶学佛影响,他一生与佛结缘。
三位法师的讲述,不仅引得众人欢笑连连,更让大家深刻领悟到出家的不易与佛学文化学习的珍贵。
素食与妄念 修行中的困惑与解答
在随后的对话环节中,信众们纷纷提出自己在修行中遇到的困惑。关于素食问题,法师们慈悲开示,严格来说,戒肉食荤腥是受菩萨戒者必须做到的。然而,对于一般小乘行者而言,并不拒绝肉食。但学做菩萨需培养对众生的慈悲心,因此大乘佛教主张戒肉食。
针对修行中如何对治妄念的问题,法师们指出,修行过程中妄念纷飞是正常现象,关键在于坚持念佛,逐步达到清净境界。
净土众多 西方净土最胜
谈及净土修行,法师们风趣幽默地表示,净土并非只有西方极乐世界一处,实际上东南西北方上下皆有净土。然而,为何佛特别赞叹西方净土呢?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宏深,往生西方净土相对容易。法师们鼓励大家在实际念佛修行的过程中,逐步体会阿弥陀佛的大愿殊胜功德,老实念佛为根本。
永慧法师更是分享了自己通过二次100天闭关念佛的经历,深刻体会到了老实念佛的重要性。
净土与禅宗 修行路上的双翼
在谈到净土与禅宗修行的关系时,广禅法师指出,无论禅还是净,最终目标都是成佛。宗门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不落阶级次第;而净土则注重念佛往生、带业往生。两者虽方法不同,但殊途同归。
法师们还开示了宗门与教下的区别,并鼓励大家在修行中保持平常心,随缘开示。
禅修正道 破除执着
针对禅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刹那清凉感受,法师们指出这仍是一种因缘和合的结果,并非真正的见性。真正的见性是没有时空限制的,时空只是我们真心中的假象。
对于如何在打坐修行中走上正道、避免走火入魔的问题,法师们强调具足正见的重要性。要多研习《楞严经》,了解种种境界,遇到时不执着于它。同时提到玉林国师语录中的“一日不悟一日参”精神,鼓励大家不断努力,因缘成熟时自然会开悟见性。
修行增长能力 习气养成
在回答关于修行如何逐步增长自己能力的问题时,永慧法师慈悲开示道:修行也是一种习气的养成。就像一直装茶水的杯子,时间长了即使没有茶水也会有茶的味道。这就是熏习的力量。我们现在能够念佛也是因为过去生中与佛菩萨结缘的结果。因此,要珍惜每一次修行的机会不断熏习善法增长自己的智慧与德行。
三位法师在与大众互动过程中,都谈到修行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不能贪着任何境界,正法法师结合一位观众的问题,特别告诫,修法的时候,遇到好的境界,不要贪,知道就好,遇到不好的境界同样不用沮丧,该怎么修就坚持怎么修就好了,在打坐禅修时也一样,如果你贪着禅乐,修行也是不能进步的,你只要贪着三禅的喜乐,你就不能证入四禅。
最后,是由正法法师总结了今天的交流,通过今天的互动,法师们的开示,大家感受到解决修行过程中的问题的方法,短短的两个小时,大家欢喜踊跃,沐浴在法喜的智慧海中,殊胜无比。
- 上一篇: 白十源再捐贝叶真经 双桂堂终补“遗珠之憾”
- 下一篇: 北魏舍利塔顶回归五台山寿宁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