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赵朴初先生诞辰一百十七周年座谈会举行
2024年11月19日   聊城市佛教协会

1.jpg

2024年11月9日上午,纪念一代宗师赵朴初先生诞辰一百十七周年座谈会于上海市赵朴初研究会举行。上海市赵朴初研究会执行会长慧量法师、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教授、本会顾问叶虹、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凯朝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博导唐忠毛教授、研究会副会长叶冠麟、福建楞严禅寺住持果慧法师、扬州古藉出版社副总经理王兴虹、居士代表肖振良等五十几位出席。首先西泠印社理事、上海文史馆馆员唐存才捐赠书法《佛心》,福建南屏佛协常务副会长果慧法师捐赠血经《心经》,上海龙华寺怀尧法师赠送《心经》,台州宝轮寺住持悟修法师捐赠书法《得大自在》,后由研究会圆通琴社常务副社长董继峰带来古琴演奏《忆故人》,座谈会由研究会副会长施立立主持。

2_jpg.jpg

本会执行会长慧量法师首先发言回顾了多年来对朴老身体力行地学习实践经历,学习他弘扬佛法、利益群生,学习他平易近人、谦和开朗,学习他兢兢业业、公而忘私,学习他超然物外、平和大度。愿大家在赵朴老“人间佛教”精神指引下,为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杨德广教授、顾问叶虹、学术顾问甘泉、南屏楞严禅寺果慧法师分别发言缅怀朴老。


       杨教授谈朴老的慈善与慈悲,在当前社会需要这样自发性的担当。南屏市佛协常务副会长果慧法师发言回顾了朴老慈悲的一生,为国为教,堪为“维摩再来”。赵朴初他老人家在上海功德林法会上说,“佛教是无国界的,但是信教人必须是爱国的!”在当今亦是影响深远。最后赋诗一首:慈悲喜舍无尽意,利乐有情菩萨行。戒定真香般若智,普利法界诸群蒙!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凯朝教授讲述了他在雍和宫亲历朴老的慈悲与智慧,“我们都是一滴水,只要尽力而为,滴水可奔入大海,永不干枯。唯有身归大海,滴水方得功德圆满。 ” 赵朴初先生的这句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上海赵朴初研究会副秘书长肖振良分享了他作为居士在旅途中对朴老的见闻,在奈良唐招提寺刻有赵朴老为当年鉴真和尚塑像回国探亲所作的一首《金缕曲》,“像在如人在,喜豪情,归来万里,浮天过海,千载一时之盛举,更是一时千载。添不足,思情代代,还复大明明旧事,共招提两地腾光彩,兄与弟,倍相爱”。在鉴真和尚墓边,除中国领导人的参拜纪念树外,竟还立有赵朴初居士碑!据说碑下有朴老的一副眼镜和手套。这应是日方政府和宗教界,对赵朴老推动鉴真和尚塑像回国探亲、以及中日两国友好工作给于的肯定和表彰。在香港天坛大佛的宝莲禅寺,有纪念朴老功德专门设立的朴初堂!据说当年天坛大佛于1982年12月29号动工以后,资金一度非常困难,朴老听说后,亲自打电话给宝莲禅寺,说“不能只算经济账,钱的事情好商量;我们自己来造,资金我们自己筹措”,并在国内成立了天坛大佛随喜功德委员会,亲任主任。在赵朴老的关心和推动下,1993年农历十月十七。佛陀诞辰日,天坛大佛开光大吉!在广州六榕寺,看到了他们在推一种十七个字的汉排诗歌征集活动,他们称为“朴老体”, “改革沐甘霖,朴老云公同愿行,六榕传佳音”;“古刹榕荫浓,绿美清净自然成,香火鸟绕中” 。研究会学术顾问甘泉发言作为朴老乡梓一直深受朴老影响,同时也代表太湖人感谢在座每一位同仁,并捐赠了保存二十年之久的“朴老灵骨回乡树葬”的相关纪念品。


自由发言阶段本会理事宋净真真情流露潸然泪下,感动于朴老一生,也感动于研究会诸位发起人的筹备工作付出。本会副会长施立立发言更是表达了工作十余年来的所闻所见,深深受到了朴老伟大人格的影响,同时感动于慧量法师及同仁们作为一名普通公民自发性地、源源不断地汇集起微小的力量纪念、学习朴老,延续朴老的光辉继续照亮大家的心田。


唐忠毛教授总结发言:“赵朴老提出佛教文化论,指出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也是经受过中国化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教作为一种东方智慧,为人类文明带来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思维与思想模式,对于人类文化互鉴交流,以及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困苦及推动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的价值”等等发言。今天的纪念会形式朴素,大家表达的情感很真诚、真实,大家共同缅怀朴老,希望学习人间佛教精神,爱国爱教,宣扬正能量。


 下午,参加会议的部份成员又前往“上海居士林”参观“赵朴初旧居”。 学习朴老,宣扬朴老。

3_jpg.jpg4_jpg.jpg5_jpg.jpg6_jpg.jpg


0.126730s